下面这张照片拍摄于离成都千里之外的西藏日喀则亚东县,晴朗透亮的天空下,白色的哈与红色的锦旗蕴含的是诚挚的感谢,锦旗上“不辞千里,伸出援手”的字样讲述的是一个跨越千里,为民解忧的故事。
8月29日,受西藏日喀则市亚东县政府邀请,这支由沃特探测公司派出的专业技术团队跨越2700公里,走进西藏日喀则亚东县,为解决当地供水产销差、流量分析和计量问题提供技术支持。
初到亚东县,技术团队发现这次任务并不简单。
由于当地供水设施设备相对落后,管线不明确,水表、压力表、各类相关设施几乎没有,毫无基础数据可用作依据,技术队带去的很多先进探测设备并不适用,为了尽快探明当地管网症结,技术队选择采取分区分段记量检测、地面听音等传统探测方式,这就意味着技术队需要在极短的时间里徒步往来在亚东县各个重要点位之间,一寸一寸,听音诊断。
从成都到日喀则,从四川盆地来到喜马拉雅山脉,置身于4000米海拔之上,昼夜温差、高原反应考验着每一位队员。
“一旦走路或者运动,就会感到头晕、气喘,每次都得缓上好一阵。”
高原反应加长途跋涉,早上7点出发一直走到凌晨,一天走下来只觉得胸闷气短,稍微蹲坐一会起身又是一阵天旋地转,可队员们必须尽力克服,保持头脑清醒,保证“耳上功夫”不出错,不放过每一个细节。
“这次的任务很紧急,我们每天都得工作到凌晨2、3点,这里昼夜温差很大,夜晚气温会来到零下3度左右。”
夜晚,居民们进入梦乡,外界环境干扰得到有效排除,使夜间流量测量更为准确,也成为了队员们进行探测的黄金时间,凌晨2点的亚东县显得清冷,但一簇明亮的光始终穿梭在大街小巷。
经过3天3夜的探测,通过严谨的推断分析,技术团队找到了亚东县用水量不合理的症结,使其日供水量由11520立方米降为7920立方米,降幅达31.25%,480立方米每小时下降为330方立方米,并形成了一份完整的分析报告提交当地政府,圆满完成任务。
9月1日,技术队交付任务后,当地领导找到了队员们,并亲自为他们带上象征着感谢与尊敬的哈达,而这一面写着“不辞千里,伸出援手”的锦旗,则是当地的居民对于环境人的一份肯定。
不辞千里乘流云
伸手相扶担使命
青山绿水为本色
为民解忧是初心
“不辞千里,伸出援手”
白色的哈达真诚而美丽
正如环境人为民解忧的
蓝绿之心